为冲名校,10年前咬牙购入“老破小”!如今二宝上学,杭州爸妈决定卖房……
为冲名校,10年前咬牙购入“老破小”!如今二宝上学,杭州爸妈决定卖房……
为冲名校,10年前咬牙购入“老破小”!如今二宝上学,杭州爸妈决定卖房……近日,杭州市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阳光招生工作通知发布(fābù)。对很多家长来说,今年的“幼升(yòushēng)小”,终于正式提上日程。
小学一年级入学网上报名时间为(wèi)6月(yuè)4日-6日。6月28日-29日,公办小学第一批现场(xiànchǎng)信息核验,6月30日公办小学分配开始,民办小学(含摇号派位的转公学校)电脑派位。
很多(hěnduō)爸妈关注的(de)“公参民”转公学校的招生方式,划学区招生或停止招生的学校已明确公布,其余未划定学(片)区的学校继续按电脑随机派位(pàiwèi)方式招生。
预计入学新生(xīnshēng)总人数下降
杭州市教育局“入学早知道”系统中,杭州城区适龄(shìlíng)家庭户籍儿童数据(shùjù)更新到了2025年3月,还可以查询2025年-2027年三年的学区(xuéqū)预警。
2023年是(shì)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最严峻的一年,“二孩”迎来入学高峰,杭州小学新生入学人数约(yuē)在15.4万人,比前一年增加近3万人。而去年(qùnián),小学新生处于历史第二高位,约为13.5万。
目前,今年(nián)入学的新生数据还没有出来,不过,从杭州的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来看(láikàn),今年入学的新生(在(zài)2018年-2019年出生)的人数,和前两年相比在下降。
在接受采访中,多位校长表示,今年一年级新生的(de)入学压力会有所缓解。相比前两年入学高峰,今年的入学适龄儿童人数会有所减少,同时(tóngshí),一些区域通过新建学校、调整学区、挖掘校园内部资源的方式来减轻生源压力,但一些热点(rèdiǎn)小学的入学压力仍(réng)在。
去年(qùnián),杭州市主城区出现“一表生”调剂的(de)公办小学中,最高落户年限达到了6年2个月。
一位热点小学校长表示,根据(gēnjù)目前的户籍(hùjí)生摸底情况来看,今年入学的新生和去年差不多,所以很可能仍会有调剂(tiáojì)情况,具体要根据报名核验情况来看。
前几年(jǐnián)部分需要调剂的学校,在(zài)去年已可接收全部一表生。在接下来的几年,生源压力还会(huì)持续缓解,这在热门学校的预警情况中也可见一斑。多所热门学校在2027年,原来的红色预警或黄色预警转为(zhuǎnwéi)绿色无预警,届时入学压力会大大缓解。
家长(jiāzhǎng)更重教育适配性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(fāxiàn),随着“公民(gōngmín)同招”“全民摇号”“双减”等政策落地,及“民转公”改革、分配生比例提高等一系列(yīxìliè)教育政策的实施,杭州家长的教育规划也在发生显著变化。
一位家长(jiāzhǎng)坦言,虽然很欣赏某所“民转公”小学的(de)特色课程和教育理念,且转公后免收学费的优势明显,但最终还是打算放弃摇号。“现在公办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断(bùduàn)提升,原先民办小学在生源上的绝对优势正在弱化。”这位家长的观点颇具代表性(dàibiǎoxìng)。
“幼升小”家长在报名(bàomíng)民办小学(含民转公学校)摇号(yáohào)时,更多聚焦两个关键考量:一是优先选择就近,即便选择民办也(yě)尽量锁定居住地周边学校,确保接送便利;二是确保对口公办小学未(wèi)(wèi)出现户籍生红色预警,这样即便摇号未中,孩子也能顺利回到学区内的公办小学就读,规避被调剂的风险。
“10多年前,为了(le)大宝上学,我们咬牙买(mǎi)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‘老破小(xiǎo)’学区房。”回忆起当初的选择,80后妈妈陈婷仍觉得有些疯狂。
陈婷的大宝今年读初三,小学就读于杭州一所知名公办小学。为了让孩子进入这所学校,她和丈夫卖掉了原本宽敞的婚房(hūnfáng),加上一部分父母的积蓄,购入了“顶级”学区房。“那时候(shíhòu)觉得,名校(míngxiào)就是(jiùshì)一切。”陈婷说。
一家人蜗居在狭小的学区房并不好受,大宝入学后(hòu),她发现竞争远比想象中(zhōng)激烈——课外辅导班(fǔdǎobān)、兴趣班、游学活动,一样都不能落下。“孩子每天被同学‘卷’,周末也(yě)被补习班填满,生怕落后,全家人的神经都是紧绷的,很压抑。”
眼看着二宝到了入学年龄,去年,陈婷和丈夫商量后(hòu),做出了一个让身边人意外(yìwài)的决定:放弃“顶级学区”,选择了另一所公办小学。
“我们把老房子(lǎofángzi)卖了(le),换了一套大一点的(de)房子,虽然学区没有大宝读的小学那么(nàme)出名,但我打听了下,学区的家长没有那么卷,整个氛围松弛多了,小孩(xiǎohái)大人都能轻松一点。”陈婷(chéntíng)坦言,经历过“鸡娃”的疲惫后,她更希望二宝能有一个轻松点的童年。“听说,现在的学校作业不多,比较重视运动和各种德育活动。这也是我们比较在意的。”
“教育(jiàoyù)不是(búshì)只有一条路。大宝从幼儿园开始卷到现在的初中,成绩也(yě)没有拔尖,而且因为学习时间太紧张,放弃了小时候很喜欢的国际象棋。”陈婷(chéntíng)感慨,“与其全家憋屈地挤在‘名校’光环下,不如让孩子在更宽松的环境里成长。”
现在不少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小学时,并没有像十多年前(qián)那么(nàme)注重“升学率”,而更看重学校的育人理念是否和自己的育儿理念一致,也(yě)更在意学校的特色课程。
“我很希望孩子能在(zài)小学阶段就接触国际化教育(jiàoyù),所以优先考虑双语(shuāngyǔ)民办学校。”90后李敏大学和研究生都在国外就读,她对女儿的教育规划有自己的打算。
今年,李敏的女儿即将升入(shēngrù)小学,她早早研究(yánjiū)了杭州民办学校的招生政策(zhèngcè)。“我发现,一些民办学校的英语教学更(gèng)有(yǒu)优势,活动也更丰富。”李敏说,她最心仪的是一所主打双语特色的民办小学,如果报名数超过招生计划数,就需要摇号录取。“如果摇不上,我们也有保底方案,就去家门口的公办小学。”
李敏坦言,公办教育的发展让她(tā)很(hěn)感慨。“我表妹(biǎomèi)今年读大学,她小学时,杭州的民办小学非常火爆,不管是理念还是课程(kèchéng)都(dōu)非常吸引人,要靠自主招生才能进,竞争非常激烈。这几年,一部分民办小学转公了,而且都不能挑选生源(shēngyuán)了,吸引力没那么大了。”她做了很多功课,发现身边朋友孩子在读的公办小学不管是硬件和师资都非常不错,有些公办小学还有特色英语课程。
对于女儿未来的(de)教育路径,李敏持开放态度:“如果民办(mínbàn)摇号不成功(chénggōng),公办也是很棒的选择。民办和公办的差距在缩小,关键在于家庭教育。”
家长如果要报名民办小学(包括民转公学校),请(qǐng)提前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,如办学理念、办学特色、办学条件、招生规模等信息,和(hé)计划要报名的民办小学所在地区、县(市)的小学毕业生升学政策,有初中部的学校,还(hái)需要特别留意六年级时是否要求校内直升(zhíshēng)。民转公学校不(bù)需要学费,而对于民办小学来说,家长们还需要了解收费标准。请家长们根据孩子和家庭情况,慎重考虑、理性选择(xuǎnzé)。
近日,杭州市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阳光招生工作通知发布(fābù)。对很多家长来说,今年的“幼升(yòushēng)小”,终于正式提上日程。
小学一年级入学网上报名时间为(wèi)6月(yuè)4日-6日。6月28日-29日,公办小学第一批现场(xiànchǎng)信息核验,6月30日公办小学分配开始,民办小学(含摇号派位的转公学校)电脑派位。
很多(hěnduō)爸妈关注的(de)“公参民”转公学校的招生方式,划学区招生或停止招生的学校已明确公布,其余未划定学(片)区的学校继续按电脑随机派位(pàiwèi)方式招生。
预计入学新生(xīnshēng)总人数下降
杭州市教育局“入学早知道”系统中,杭州城区适龄(shìlíng)家庭户籍儿童数据(shùjù)更新到了2025年3月,还可以查询2025年-2027年三年的学区(xuéqū)预警。
2023年是(shì)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最严峻的一年,“二孩”迎来入学高峰,杭州小学新生入学人数约(yuē)在15.4万人,比前一年增加近3万人。而去年(qùnián),小学新生处于历史第二高位,约为13.5万。
目前,今年(nián)入学的新生数据还没有出来,不过,从杭州的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来看(láikàn),今年入学的新生(在(zài)2018年-2019年出生)的人数,和前两年相比在下降。
在接受采访中,多位校长表示,今年一年级新生的(de)入学压力会有所缓解。相比前两年入学高峰,今年的入学适龄儿童人数会有所减少,同时(tóngshí),一些区域通过新建学校、调整学区、挖掘校园内部资源的方式来减轻生源压力,但一些热点(rèdiǎn)小学的入学压力仍(réng)在。
去年(qùnián),杭州市主城区出现“一表生”调剂的(de)公办小学中,最高落户年限达到了6年2个月。
一位热点小学校长表示,根据(gēnjù)目前的户籍(hùjí)生摸底情况来看,今年入学的新生和去年差不多,所以很可能仍会有调剂(tiáojì)情况,具体要根据报名核验情况来看。
前几年(jǐnián)部分需要调剂的学校,在(zài)去年已可接收全部一表生。在接下来的几年,生源压力还会(huì)持续缓解,这在热门学校的预警情况中也可见一斑。多所热门学校在2027年,原来的红色预警或黄色预警转为(zhuǎnwéi)绿色无预警,届时入学压力会大大缓解。
家长(jiāzhǎng)更重教育适配性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(fāxiàn),随着“公民(gōngmín)同招”“全民摇号”“双减”等政策落地,及“民转公”改革、分配生比例提高等一系列(yīxìliè)教育政策的实施,杭州家长的教育规划也在发生显著变化。
一位家长(jiāzhǎng)坦言,虽然很欣赏某所“民转公”小学的(de)特色课程和教育理念,且转公后免收学费的优势明显,但最终还是打算放弃摇号。“现在公办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断(bùduàn)提升,原先民办小学在生源上的绝对优势正在弱化。”这位家长的观点颇具代表性(dàibiǎoxìng)。
“幼升小”家长在报名(bàomíng)民办小学(含民转公学校)摇号(yáohào)时,更多聚焦两个关键考量:一是优先选择就近,即便选择民办也(yě)尽量锁定居住地周边学校,确保接送便利;二是确保对口公办小学未(wèi)(wèi)出现户籍生红色预警,这样即便摇号未中,孩子也能顺利回到学区内的公办小学就读,规避被调剂的风险。
“10多年前,为了(le)大宝上学,我们咬牙买(mǎi)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‘老破小(xiǎo)’学区房。”回忆起当初的选择,80后妈妈陈婷仍觉得有些疯狂。
陈婷的大宝今年读初三,小学就读于杭州一所知名公办小学。为了让孩子进入这所学校,她和丈夫卖掉了原本宽敞的婚房(hūnfáng),加上一部分父母的积蓄,购入了“顶级”学区房。“那时候(shíhòu)觉得,名校(míngxiào)就是(jiùshì)一切。”陈婷说。
一家人蜗居在狭小的学区房并不好受,大宝入学后(hòu),她发现竞争远比想象中(zhōng)激烈——课外辅导班(fǔdǎobān)、兴趣班、游学活动,一样都不能落下。“孩子每天被同学‘卷’,周末也(yě)被补习班填满,生怕落后,全家人的神经都是紧绷的,很压抑。”
眼看着二宝到了入学年龄,去年,陈婷和丈夫商量后(hòu),做出了一个让身边人意外(yìwài)的决定:放弃“顶级学区”,选择了另一所公办小学。
“我们把老房子(lǎofángzi)卖了(le),换了一套大一点的(de)房子,虽然学区没有大宝读的小学那么(nàme)出名,但我打听了下,学区的家长没有那么卷,整个氛围松弛多了,小孩(xiǎohái)大人都能轻松一点。”陈婷(chéntíng)坦言,经历过“鸡娃”的疲惫后,她更希望二宝能有一个轻松点的童年。“听说,现在的学校作业不多,比较重视运动和各种德育活动。这也是我们比较在意的。”
“教育(jiàoyù)不是(búshì)只有一条路。大宝从幼儿园开始卷到现在的初中,成绩也(yě)没有拔尖,而且因为学习时间太紧张,放弃了小时候很喜欢的国际象棋。”陈婷(chéntíng)感慨,“与其全家憋屈地挤在‘名校’光环下,不如让孩子在更宽松的环境里成长。”
现在不少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小学时,并没有像十多年前(qián)那么(nàme)注重“升学率”,而更看重学校的育人理念是否和自己的育儿理念一致,也(yě)更在意学校的特色课程。
“我很希望孩子能在(zài)小学阶段就接触国际化教育(jiàoyù),所以优先考虑双语(shuāngyǔ)民办学校。”90后李敏大学和研究生都在国外就读,她对女儿的教育规划有自己的打算。
今年,李敏的女儿即将升入(shēngrù)小学,她早早研究(yánjiū)了杭州民办学校的招生政策(zhèngcè)。“我发现,一些民办学校的英语教学更(gèng)有(yǒu)优势,活动也更丰富。”李敏说,她最心仪的是一所主打双语特色的民办小学,如果报名数超过招生计划数,就需要摇号录取。“如果摇不上,我们也有保底方案,就去家门口的公办小学。”
李敏坦言,公办教育的发展让她(tā)很(hěn)感慨。“我表妹(biǎomèi)今年读大学,她小学时,杭州的民办小学非常火爆,不管是理念还是课程(kèchéng)都(dōu)非常吸引人,要靠自主招生才能进,竞争非常激烈。这几年,一部分民办小学转公了,而且都不能挑选生源(shēngyuán)了,吸引力没那么大了。”她做了很多功课,发现身边朋友孩子在读的公办小学不管是硬件和师资都非常不错,有些公办小学还有特色英语课程。
对于女儿未来的(de)教育路径,李敏持开放态度:“如果民办(mínbàn)摇号不成功(chénggōng),公办也是很棒的选择。民办和公办的差距在缩小,关键在于家庭教育。”
家长如果要报名民办小学(包括民转公学校),请(qǐng)提前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,如办学理念、办学特色、办学条件、招生规模等信息,和(hé)计划要报名的民办小学所在地区、县(市)的小学毕业生升学政策,有初中部的学校,还(hái)需要特别留意六年级时是否要求校内直升(zhíshēng)。民转公学校不(bù)需要学费,而对于民办小学来说,家长们还需要了解收费标准。请家长们根据孩子和家庭情况,慎重考虑、理性选择(xuǎnzé)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